我们就是要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好
本来约好和吴明煊见面的时间是上午10点,由于路上的原因,我迟到半个小时,急急忙忙赶到卓创回收站。热情的工作人员把我引入一间办公室,用一次性纸杯倒上一杯水,说:“吴明煊正在办完事往回赶的路上,稍等一会”。
这间办公室小巧而整洁,沙发、办公桌和电脑有序地摆放着,依墙一个书架上有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类书籍。如不是提前被告知这是吴明煊的办公室,我会把这里看成一间大学生宿舍。
不一会儿,一辆崭新的“中华骏捷”汽车停在回收站门前,一位身材高挑、着一件深米色休闲西装的小伙子跳下车来。他就是我等待的采访对象:吴明煊。
吴明煊曾是东北大学学生会**,**专业毕业,是同届学生中**个入**的。“我想创业,我喜欢创业!”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上大学期间,规划未来职业时,我的首要选择就是自主创业,做一个为社会创造许多财富的创业者。”
自主创业的“业”有很多种,吴明煊为什么会选择废旧物品的回收?据我几天的了解,他的家境很好,汽车就是父亲送给他的创业礼物。
“当时我家所在的小区经常有收废品的人出入,这些人骑着个三轮车风里来雨里去,挺不容易的,我就经常攒一些瓶子、报纸之类的东西送给他们。”一来二去,吴明煊在和那些流动收购人员的交往中彼此成了朋友,他们毫无保留地把一些业内“行情”讲给吴明煊听。“我仔细一算账,大吃一惊,没想到不起眼的废旧品里,到处埋的是金子。”
仅仅感兴趣还不够,在选择废旧物品回收作为创业的起点前,吴明煊对市场做了认真的分析。“这个行业目前在沈阳还没有形成规模,同时具有投入资金少、见效快、风险也不高、回拢资金容易等特点。”吴明煊坐在他的办公桌后面轻微地打着手势,滔滔不绝地讲着,“我们曾经做过详细调查,沈阳每天产生的废旧物达到数百吨,每年浪费的可再生资源有数亿元之多,废旧物品回收是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说干就干,吴明煊和另外两个合作伙伴一拍即合。
毕业前两个月,吴明煊他们找到了沈阳市再生资源办公室,那里的负责人答应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工商部门也很快批准了他们的营业执照。有了合法手续,工作环境也要符合标准。他们的回收站点是租用的,房主得知是几个青年大学生要自谋职业回收废旧物品,二话没说,就把院子和房子的外墙都刷成统一要求的颜色,使环境干净整洁。
“起初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想踏踏实实做些事情。现在看来,能够在废旧物品回收上做出点成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说话的时候吴明煊起身为记者加了一杯水。
在收购站库房里,吴明煊指着堆积如山的废纸盒说:“废旧品收购这个行业进入门槛低,一间房子、一架秤就可以开张。我们如果也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创业的意义,四年的大学也就白上了!我们要做就要与众不同。现在我负责站里的管理工作,努力在这方面下功夫,做出特色来。”
特色之一,就是卓创的工作人员上门收购废旧物品时,都要统一着装,礼貌用语,不仅带走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会将其他的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
实行会员制是吴明煊在回收站管理上推行的又一特色。当会员送来的废旧品积累到一定数量,就给予一定的优惠和奖励。逢年过节,会员还会收到回收站的月饼、色拉油等节日礼品。卓创在对会员推出奖励措施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回收站对每一位会员进行了编号,会员的家庭住址、籍贯、临时住所、联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都有详细的记录。现在已有数十位流动收购人员成为了他们的会员,
卓创收购站门口除了一块自己名称的牌子以外,还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沈阳再生资源收购人员培训基地”的字样。吴明煊介绍说,回收站和沈阳市再生资源管理办公室已经达成协议,打算在这里为流动收购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内容目前主要包括收购人员的职业规范教育和有害废旧品的辨认。“我们的培训是开放的,谁都可以来,而且是免费的!”吴明煊强调说。
精心的管理很快收到成效。
卓创回收站的营业额已由开始的每天300元、500元,发展到现在的1万元左右;于洪区大方士村的废旧物品回收站也由卓创成立前的8家减少到如今的3家,有的迁址他乡,有的干脆关门转业,另辟财路。
“收废品其实可以当作事业来做,我们就是要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好。”站在收购站的院子里,看着忙碌的工人们,吴明煊说。
上一条:江门废铁回收-加整治
下一条:江门废铁回收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